大神智选
  • 首页
  • 核心业务
    • 大神营销体系
    • 大神方法论
  • 超级案例
  • 品牌智库
  • 关于我们

品牌智库

十五五规划已经敲定,建筑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?

如果这几年你身边做建筑工程的朋友越来越沉默了,不要惊讶。 过去十几年“只要盖、只要干就有项目”的时代,真的结束了。 但这并不是“行业没未来”。 相反,建筑业正在迎来一次方向性重构。 只是,你习惯的那套逻辑……不管用了。 十五五规划已经明确,未来五年中国建筑业的主旋律只有八个字: 存量为主,质量取胜 别再问“大盘还行不行”; 现在要问:你的位置在不在新轨道上? 1.城市扩张终章:盖多少,不如改好 还记得“摊大饼式扩张”吗?以前一个新区一铺,城中村一推倒,GDP就往上冲。现在呢?城市化进入稳定期,新增建设空间只会越来越少。粗改?快拆?大填?那套不让用了。 十五五强调: 从增量开发 → 存量更新 什么意思? 城不是越大越好,是越精越好。—房不是越多越赚,是越住越值钱。 这背后有三个关键词: …

大神智选
11/03/2025

品牌智库

建筑业未来5年方向定了,行业人好好想想接下来怎么干?

最近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则表态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关注: 未来五年,我国建筑业的方向很明确——从“增量扩张”转向“存量提质”,同时,智能建造、工业化建造、绿色建造将成为主线。 (信息来源:住建部官方网站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政策解读kyc.tcu.edu.cn) 说白了,就是一句话:“不再拼数量,而要拼质量。” 一、粗放增长的时代,真要结束了 过去十几年,建筑业最挣钱的就是拼规模。谁能拿地、谁能快干、谁能抢进度,谁就能赚。但现在不一样了。 住建部已经明确,接下来行业重点会放在— 城市更新 老旧小区改造 工业厂房升级 装配式建筑 绿色建筑与节能改造 也就是说,“干多少”不再是核心,“干得好不好、智不智能、绿不绿色”才是未来的胜负手。 二、建筑业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改写 以前干工程靠的是“人多、资源多”,现在靠的是“标准化、智能化”。这波转型,我总结成一句话:从体力活到智力活。几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: 1.装配式、模块化 这不是口号,很多地方已经要求新建项目一定比例采用装配式建筑。对施工单位来说,这意味着现场劳务减少、工厂化加工增加。 2.BIM和智能建造 …

大神智选
10/22/2025

品牌智库

出海干工程,真有那么香吗?

这几年啊,朋友圈里、行业群里,全都在说一个词——出海。 谁谁去了非洲,谁谁接了中东的项目,一单上亿;还有人说海外利润是国内的十倍,“不出海就是在原地踏步”。 听着挺带劲的,但真要问一句—出海干工程,到底值不值?我混这行十几年,见过不少出海的同行,有人赚得盘满钵满,也有人差点把公司搭进去。所以今天我就想聊聊这个问题:出海,是机会,但更是考验。 看上去“利润高”,其实坑更多 出海项目的第一大诱惑就是——金额大。 动不动就是上千万、上亿美元的合同, 国内一个县城的项目干一年,也不如那边一个标段。 但问题是——钱不好拿。 很多海外工程的回款,都要走国际贷款、援助资金的流程,少则半年,多则三四年,你前期垫进去几千万,资金链一断,项目一停,你的“利润”也就化成了泡影。再加上汇率、政治局势、通关周期这些不确定性,一个工程做到后期,光是应收账款就能压垮一个民企。 账面利润高,实际利润低 你听别人说海外利润10%、15%, 但你真做过就知道——那是“纸面利润”。 出海项目最大的两个问题: 人工贵、运输久。 很多国家要求必须用本地工人,有的工资比国内还高,还得给住宿、餐补、保险。材料运过去更贵,一艘船走几个月,海运费一涨就吃不消。签证、安保、保险,这些也都是成本。 最后结算一算——能有3%、5%的净利润都算不错。 运气不好,遇上停工、通货膨胀、合同变更,还得自己往里贴。 政策环境的不确定,是最大风险 …

大神智选
10/16/2025

品牌智库

为什么国家带头“反内卷”,反而是制造业的春天?

最近不少朋友来问我: “大刘,现在国家到处在限产、控能,这不是把我们制造业的活路给掐了吗?” 我说,不是掐,是救。 这其实是国家在帮制造业“止血”。 1.内卷的尽头,是企业的“自我消耗” 我干制造十几年,看着太多企业被卷垮。 有的卷价格,有的卷交期,有的卷人力,最后都卷成一地鸡毛。 大家都明白:产品差不多、技术也差不多,想抢客户,只能比谁更便宜。 结果是:越干越多,越多越亏。 这就像村里卖馒头: 老王的馒头又白又大,生意红火;老李一看赚钱,也跟着卖;卖不动,就降价;老王跟着打折,老张再来一招“买饭送馒头”。最后三家都赔钱,馒头不值钱了,人也干散了。 这就是内卷的本质——不是竞争变强,而是利润被卷没、质量被卷低、行业被卷烂。 2.国家反内卷,其实是在“保制造业” 限产、控产能,不是为了让东西涨价,而是让市场回到健康状态。 过去拼价格,现在该拼质量; 过去拼廉价劳动力,现在要拼创新能力。 国家这两年出的政策,其实就是在帮行业“刹车”: 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,让现金流回到生产端; …

大神智选
10/09/2025

品牌智库

制造业怎么走出“内卷”?我总结破局的四把钥匙

最近和不少行业朋友聊到一个问题: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卷,建筑也好、制造也罢,卷来卷去最后价格压到极限,企业利润越来越薄。那怎么办?我觉得关键还是要从“红海”卷出来,找到属于自己的“蓝海”。我总结了“四化”,或许能给行业一些启发。 1. 差异化:别和所有人挤在螺纹钢里打架 你做大众产品,那就是纯红海。比如螺纹钢,谁不会做?大家都能做,最后只能拼价格。 但如果你能往细分去做,去做弹簧钢、硅钢片、汽车高端钢板、船板,这些门槛更高、价值更高,利润空间自然也就不一样。差异化才是破局的第一步。 2. 细分化:满足客户更多的“特殊需求” 一个产品细分做深,就能在看似过剩的行业里逆势增长。海天味业是个典型例子,做酱油一年能有五六十亿利润,市值两三千亿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不是只做一种酱油,而是做上百种:老人用的、小孩用的、海鲜用的、炒菜用的……不同场景的需求被放大,价格自然也能拉开。法国的面粉能做上百种面包,日本的水泥能分出上百种品类,结果就是品质和价格都往上走。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学? 3. 高端化:别被“消费降级”绑架 很多企业一看市场不景气,就跟着做低端、便宜的东西。但事实证明,越是这样的时候,越要有人敢走高端化。奇瑞捷途就是一个让我很意外的案例。去年在中东卖了7万辆,一辆车卖五六十万,当地人还抢着买。为什么?因为它正好契合了当地沙漠地带的需求,耐用、适配、够档次。 所以,高端化不是卖贵,而是能让客户觉得“值”,哪怕在降级的大环境里,也有人愿意为好产品付高价。 4. 品牌化:再不做品牌就只能打工 按照“微笑曲线”的逻辑,制造业这一环是利润最低的,两端的专利技术和品牌才是真正赚钱的地方。过去我们觉得“便宜就是竞争力”,但今天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,越来越认品牌。国产车市占率60%,新能源车86%,这是靠什么?靠品牌心智。国潮崛起,00后们愿意买国货,这是属于中国品牌最好的时代。建筑、制造行业是不是也该想想:除了规模,我们的品牌价值在哪里? 我的结论很简单: 凡是走“四化”的企业,活得都不错; 凡是只想着规模、成本的企业,大概率会陷在内卷里。 …

大神智选
09/23/2025

品牌智库

两家民企力压8家中字头,中标4.2亿大单!工程圈的格局要变了吗?

最近工程圈有个热议的新闻: 四川一个4.2亿的物流加工项目,一共来了72家单位投标,其中8家是中字头央企,包括中建、中铁建、中冶等熟悉的老面孔。按照常理,这种几亿级别的基建项目,基本就是央企们的“主战场”,过去类似的项目,民企往往连陪跑的机会都没有。但这次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。中标候选人前两名,竟然是两家本地民营企业——松塔建设和温馥建设。更有意思的是,松塔建设成立于 2018 年,温馥建设成立于 2019 年,注册资金并不算大,却在和央企的同台竞技中,硬生生拿下头筹。 这是偶然,还是必然?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 是不是地方保护?是不是关系户?但从已知的情况看,更像是市场风向转变的一个缩影。 政策信号: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破除“低价中标、恶性竞争”,强调拼质量、拼创新,而不是拼资质和规模。 央企“吃不了小”:一些几亿级的项目,对央企来说利润率太低,管理半径太大,不见得真心想做,更多是“例行参与”。 民企的灵活与专注:小而精,反而能在成本控制、施工效率、快速反应上占优势。所以这次“民企压央企”,可能并不是偶然,而是市场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的信号。 我认为对行业也有启示 这个案例其实给行业人提了几个很现实的问题: 央企不再是“绝对碾压”:以前动辄“中字头保底”,现在连几亿项目都能被民企逆袭。说明规则在改变。 民企的机会在增加:特别是本地项目,本地民企的执行效率、成本优势、响应速度,越来越能体现价值。 拼的不只是资质,而是信任与能力:在资金不算劣势、施工不算短板的情况下,谁能让甲方相信“项目交给你更稳”,谁就更有机会。 我觉得这个事的意义不在于“民企赢了央企”,而在于: …

大神智选
09/16/2025

品牌智库

半年狂揽8万亿!八大建筑央企集体爆发,基建神话还能持续多久?

2025年刚过半,工程圈又炸了锅:八大建筑央企半年合同额狂揽8万亿,不但国内市场依旧稳健,海外订单更是同比暴涨10%。 不少人说,基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但从这份成绩单来看,央企们不仅没“躺平”,反而打出了一波漂亮的反击。那么问题来了:基建神话还能延续多久? 半年8万亿,央企谁是“榜一大哥”? 第5名:中国电建 合同额 6866 亿,主打水电+清洁能源。 海外大单不断:柬埔寨水电站、越南中宋水电站。 第4名:中国交建 合同额 9910 亿,桥梁、港口、公路全面开花。 海外是主战场:马来西亚日拨大桥、非洲公路网。 第3名:中国铁建 合同额 1.06 万亿,国内稍显乏力,但海外猛增。 代表作:非洲蒙内铁路、中亚公路。 …

大神智选
09/09/2025

品牌智库

57.5万亿基建新机遇,工程行业该如何抓住?

2025 年的工程圈,最大的热点莫过于—新一轮 57.5 万亿重大工程投资潮。 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 24 个省市区公布 2025 年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清单,项目总量突破 1.9 万个,计划总投资规模高达 57.5 万亿。仅仅一个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,投资额就高达 1.2 万亿,而这只是开始。这轮基建,不仅仅是传统的“铁公基”回归,更是一场新旧动能切换的深度调整。下面,大刘给兄弟们拆解出五个核心看点,也聊聊这背后对工程行业的真正启示。 一、区域布局差异化显著 从数据来看,重庆、浙江、广东的年度投资额居全国前列。尤其是广东,单省年投资额92000亿,体量和增速都领跑全国。这意味着,工程企业必须学会跟着投资地图走: 哪些区域是热点,哪些项目是真正有资金保障,哪些板块可以提前卡位。在区域布局分化的格局下,“盲目全国撒网”的打法会越来越低效。 …

大神智选
09/04/2025

品牌智库

当央企工程局不修路改养羊:9亿大单背后的行业转型信号

啥?中铁四局去“养羊了?” 不不不、不是你想的那样! 最近工程圈传来一个炸锅的新闻: 江西高安八景镇的一个9亿元现代养羊产业链项目,居然吸引了中铁四局、中铁十局、天津市政院这些央企巨头一起下场竞标。没看错——平时修高铁、建大桥的央企,开始“养羊”了。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工程局都改行了?是不是传统基建真的没活儿干了? 但如果我们深入解读,会发现这里释放出的信号,远比“养羊”两个字更值得关注。 ​01 )DASHEN SELECT 这是“养羊”,更是一个9亿级产业链项目 大家别以为这就是建个羊圈那么简单。 项目占地400亩,采用 EPC总承包模式(勘察、设计、采购、施工全打包),涉及内容包括: 饲料加工厂 智能化养殖车间 屠宰厂 冷链物流中心 跨境农产品循环体系 …

大神智选
08/26/2025

品牌智库

建筑机器人正在改变工地,它会让工人失业吗?

过去十年,建筑行业面临着一个越来越尖锐的问题:工人越来越少,人工越来越贵,工期越来越紧,甲方要求越来越高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建筑机器人的出现被视为“救命稻草”。2025 年,中国的建筑机器人已经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样机,而是走进了越来越多的项目现场。那么,它到底会把行业带向哪里?工人真的会因为机器人而失业吗? 一、建筑机器人在2025的实际应用 在国内,建筑机器人已经在一些特定工序中落地: 重复性、高强度的工序:墙面打磨、地面打磨、腻子喷涂、钢筋绑扎等。 高危工序:高空放线、隧道喷浆、焊接。 精细化工序:无人测量放样、智能检测。 典型案例:一些大型央企、地方基建公司已经在重点项目中配备批量机器人,减少工地安全事故,提升施工效率。 二、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从 2025 的现状看,建筑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点: 从单机到系统 过去机器人是“单点替代”,未来会和 BIM、智慧工地平台结合,形成全流程的智能施工系统。 从示范到规模化 政策明确支持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。到 2030 …

大神智选
08/19/2025

品牌智库

建筑工业化,一定是建筑行业的未来

如果你在建筑行业干过几年,应该会发现: 工地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少,人工越来越贵,工期要求越来越短,甲方要求越来越高。这些压力,正在逼着建筑行业找一种更高效、更可控的方式来完成项目。 这,就是建筑工业化的机会。 大神智选科普:什么是建筑工业化? 一句话概括: 把建筑的大部分工作,从工地搬到工厂里去完成。 先在工厂里标准化生产构件,然后运输到工地像搭积木一样装配。 它的关键词是:标准化、工厂化、装配化、信息化。 你可能听过的几个词——装配式建筑、预制化、模块化建造,其实都属于建筑工业化的范畴。 为什么说它是未来? 1.政策在推 国家已经定了目标:到 2025 年,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超过 30%。 这不是口号,是硬指标。 2.市场在变 劳动力短缺、人工成本高、环保压力大,让越来越多业主和政府愿意选择工业化建造方式。 …

大神智选
08/12/2025

品牌智库

国家要砸1.5万亿修农村公路,这一波工程机会到底值不值得干?

最近一条消息炸翻了工程圈: 国家发布《农村公路条例》,明确未来五年将投入 1.5万亿元,推动农村公路系统全面升级。 你可能会问:“农村的项目不是小打小闹吗?” 兄弟,那是以前。 这次是真正的大单、稳单、能落地的单。一场农村基建全面爆发的信号,已经释放得非常明确。我们团队在跟进招标信息、政策动向和项目流动方向,今天就来系统分析一下: 为什么说,这一轮农村公路是值得“上车”的? 1.5万亿是什么概念? 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;是中国“新基建”中,少见明确资金量的专项投资;项目分散、周期短、风险低、回款稳,非常适合民营企业、地方施工队参与。 政策加码,细则明确 不仅是喊口号,政策已经落地执行,《农村公路条例》是国务院主推的国家级法规,首次将农村交通系统上升为战略层级,意味着: 地方政府必须配合执行; 未来还将持续加码相关专项资金、贷款支持、金融兜底机制。 我们内部已经提炼出这次农村公路建设中,最适合民营施工企业和机械设备商“上车”的四个方向”: 1.通村公路全覆盖:从“断头路”到“连通路” 重点干什么? 打通村村相连、村镇相连的最后几公里。很多是过去的烂泥路、断头路,现在全要“黑化”硬化。 工程机会点: …

大神智选
08/06/2025
  • 1
  • 2
  • …
  • 4
  • 下一页
显示所有项目。
footer-大神智选插图
footer-大神智选插图1 北京市昌平区黄平路龙旗广场E座1608室
footer-大神智选插图2 service@dashenselect.com
footer-大神智选插图3 400-008-0270
  • 首页
  • 核心业务
    大神营销体系
    大神方法论
  • 超级案例
  • 品牌智库
  • 关于我们

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咨询

footer-大神智选插图4
© Copyright -2020 北京大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9454号
友情链接: 神硅科技 大神科技
大神智选
  • 首页
  • 核心业务
    • 大神营销体系
    • 大神方法论
  • 超级案例
  • 品牌智库
  • 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