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央企工程局不修路改养羊:9亿大单背后的行业转型信号
当央企工程局不修路改养羊:9亿大单背后的行业转型信号
不不不、不是你想的那样!
江西高安八景镇的一个9亿元现代养羊产业链项目,居然吸引了中铁四局、中铁十局、天津市政院这些央企巨头一起下场竞标。没看错——平时修高铁、建大桥的央企,开始“养羊”了。
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工程局都改行了?是不是传统基建真的没活儿干了?
但如果我们深入解读,会发现这里释放出的信号,远比“养羊”两个字更值得关注。
01 )DASHEN SELECT
这是“养羊”,更是一个9亿级产业链项目
项目占地400亩,采用 EPC总承包模式(勘察、设计、采购、施工全打包),涉及内容包括:
饲料加工厂
智能化养殖车间
屠宰厂
冷链物流中心
跨境农产品循环体系
换句话说,这是一个农业+工业+物流的全链条融合项目。光是设计费按2.2%计算,就能拿到接近2000万,这在当下的工程设计市场里都算是“肥单”。
为什么是央企?为什么是现在?
门槛高:要求施工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,还能联合体投标,本地小企业基本没戏。
风险大:涉及环保、食品安全、现代农业标准,非一般施工项目,必须有强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团队才能干。
而更核心的原因是:传统基建红利在减弱,高铁、公路、轨道这些市场的蛋糕不再无限扩张。
在“活下去”的压力下,央企也必须寻找新赛道。
于是,像现代农业、乡村振兴、食品供应链安全这样的领域,就成了央企们新的“必争之地”。
“养羊”背后,是工程行业的赛道切换
农业现代化:传统养殖升级为规模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;
乡村振兴:产业链下沉,带动就业、税收和本地经济;
食品供应链安全:保障国内肉类自给,减少对外依赖;
新基建逻辑延伸:从“修路修桥”转向“搭建完整产业生态”。
工程企业过去靠“修”吃饭,现在越来越多要靠“整合资源、搭建平台、做全链条”来赚钱。
这次央企下场养羊,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信号:
基建企业的能力,不只是能建,还要能整合产业、运营模式。
对我们工程人来说,意味着什么?
但其实,这恰恰说明新机会正在出现:
民营企业的空间:大型央企拿下的是9亿级项目,但在冷链仓储、物流站点、小型农产品加工厂、乡村配套道路这些环节,依然需要大量地方企业承接。
跨界整合机会:懂施工的人,如果能结合农业、物流、数字化管理等领域,就能切入这些新赛道。
营销模式转型:过去工程企业靠“关系单”,未来更多要靠品牌背书、专业能力展示,来打消客户顾虑。
一句话总结:
赛道换了,但机会没少,关键看你能不能转身。
未来,工程行业比拼的不仅是施工资质和经验,更是跨界能力和产业理解。
所以,这波风口,不是问“央企为什么养羊”,而是问:
你准备好在下一个新赛道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?
大神工程资讯:
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:深圳湾超总所在位置的滨海大道(深圳湾总部基地段)下沉改造工程正在进行,以提升交通便利性。此外,滕州振兴南路南延工程也在推进中。还有御桥道路景观提升工程也在进行中。